

《四川農村年鑒》深切緬懷馬識途先生
渡盡劫波精神在 歷經滄桑道未窮
《四川農村年鑒》深切緬懷馬識途先生
2024年3月28日19時25分,革命家、作家、書法家馬識途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110歲。
馬識途于1914年臘月初三(1915年1月17日)出生于四川忠縣(現重慶忠縣)一個書香之家。幼年時,在本家祠堂辦的私塾讀書,習文,深受傳統文化浸染。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鄂西特委書記、川康特委副書記、四川省建設廳廳長、四川省建委主任、中國科學院西南分院黨委書記、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四川省文聯主席、四川作協主席、中國作協理事等職。
馬識途堪稱文化界的不老松,是少有的同時具備知識分子出身和革命生涯的老作家,即便百歲之后仍然筆耕不輟,撰寫并出版《百歲拾憶》《夜譚續記》《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人》等多本圖書;他還以創作書法為樂,且在100歲、104歲時,兩次從成都到北京,參加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現代文學館為他舉辦的書法展,可謂精力充沛、精神不老。
20年前的2004年,新世紀的第一個反映“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委一號文件出臺,為記錄四川“三農”工作,發揮資政、存史、育人的重要作用,2005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編纂四川省第一部以農村工作為內容的大型綜合性年鑒——《四川農村年鑒》。時年90歲高齡的馬識途先生聞訊后欣然提筆,用隸書題寫“四川農村年鑒”六個古樸、剛勁、厚重的大字,勉勵大家記錄歷史,傳播文明。
逝者已去,初心不忘,唯有努力,告慰馬老。如今,《四川農村年鑒》已連續編輯出版19卷,已成為四川“三農”工作的“藍皮書”,傳達著四川“三農”發展的正能量。2025年是《四川農村年鑒》創刊20周年,《四川農村年鑒》將以20卷近4000萬字的巨著奉獻給社會。開啟新的十年,《四川農村年鑒》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修史立典、存史啟智、以文化人”的崇高使命,繼續當好全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記錄者、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見證者、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的傳播者,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