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浜氭床涓€鍖轰簩鍖轰笁鍖轰笉鍗¤棰?-小鲍狗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四川農鑒網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編輯陣容 >>正文

文心田

四川農鑒網www.gldrg.com作者:日期:2013-08-02來源:本站

【字體:

《四川農村年鑒》2014年卷編撰規范

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農業組副組長、副總編輯文心田

(2014年6月20日)

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下面,我結合上一卷組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大家具體講解一下年鑒的組稿要求和編撰規范。


一、 領導重視是做好組稿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一是時間安排上要重視。工作宜早不宜遲,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大綱要求,緊扣2013年度工作重點,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把握好這個時間節點,確保在8月31日之前完成組稿工作任務。稿件上報之前請各地各部門領導做好審核工作,上報稿件經編輯部修改審定后,原則上不再接受基層單位重新更換稿件等要求。二是人員安排上要重視。資料的收集、整理、撰寫一定要安排專人負責,建立、健全相對穩定的年鑒編寫組,這是保障稿件質量的前提。三是稿件質量上要重視。年鑒的基本功能是存史資政,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要求較高,特別是相關數據一定要準確無誤。我們在審稿過程中,每年都能發現一些比較離奇的錯誤,比如有的區縣的面積比我們偉大祖國的總面積還要大;人口也錯得離譜,有的一個縣幾十人,有的上億人;有的把獼猴桃產業寫成獼猴產業。有的稿件則是長得離譜,一個區縣十多萬字,尤其是大事記,一年365天幾乎都做了詳細記錄;更有甚者將他們當地的整本年鑒直接發了過來。上述種種,都是一些非常不負責任、非常不可取的做法,請相關單位一定要向我們的先進組稿單位看齊,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和工作中的一些好的做法,高度重視組稿工作,認真完成組稿任務。

二、 全面反映年度基本工作的同時注重特色和亮點

2013年,省委“一號文件”指出了年度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把促進農民增收擺在“三農”工作的核心位置,以產村相融、成片推進新農村建設作為全局性抓手和綜合性載體,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新村建設和扶貧開發。這也為我們指出了農村年鑒年度組稿的重點。年鑒年年編,年年有變化,年年有新意,這種新意就體現在每年的重點工作上。所以,各地各部門務必要加大相關亮點、特色工作的資料收集整理力度,體現本地區、本行業的新發展、新成果、新變化。

三、 專題稿件的組稿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

專題稿件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展現一個地方、一個行業的年度工作成就,與基礎稿件不同的是它主要是以圖片來進行展示,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在4月25日召開的專家評審會上,與會專家們專門提到了我們有的彩版整版都是領導的圖片,缺少反映年度重大工程項目、產業發展等“三農”重點工作的圖片,版面稍顯單一。在今年的組稿工作中,請各地各部門在圖片的收集整理上要注意這個問題,一是圖片質量要有所提升,特別是圖片的清晰度和主題等,在進行篩選時要綜合考慮。二是圖片要注重反映年度重點工作,杜絕發言照、證件照。三是圖片上報前要做好初選工作,數量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記得去年有家單位在只做一個版的情況下發過來五十多張圖片,我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其實大家也想象得到,一個彩版最多也只能上幾張圖片而已,多發無益。

四、 調研文章的理論水平還需進一步提升

我們今年要出版一本《四川三農文集》,這本文集我們醞釀已久,在編輯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希望能將其打造成為我省“三農”領域具有指導意義的一本刊物。但是,通過今年的審稿,發現部分地方上報的文章不盡如人意,名義上是調研文章,實際上卻是一些總結材料,缺乏理論深度。希望今后各地各部門要像重視年鑒組稿工作一樣,做好《四川三農文集》相關調研文章的撰寫、報送工作。找準一個點位,在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客觀的分析與比較,找到問題的成因,提出解決思路與辦法,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文章才是我們這本文集需要的調研文章。

五、 編委會及編寫組名單規范

編委會及編寫組名單要求與稿件同時報送至《四川農村年鑒》編輯部,可以發電子郵件或傳真,聯系方式詳見辦公廳文件及編委會文件。編委會委員為省級部門和市(州)分管領導,編寫組組長為各地、各部門組稿工作負責人,成員為具體工作人員(一般不超過5人)。此外,上報稿件的時候請務必提供準確的撰稿人信息(包含姓名、手機、單位名稱、單位地址等),以方便稿費和贈書的發放。

六、 文字、圖片資料的編寫規范

一是內容要全面。各地、各部門要系統搜集反映本地區、本單位、本行業2013年度“三農”發展變化的各項資料,把宏觀和微觀結合起來,將圖、文、表結合起來,力求生動、形象地反映四川“三農”的整體情況,突出其特色和優勢,圖文內容限定在2013年范圍內,不要追溯歷史,只反映當年的情況。二是體例要嚴謹。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遵循年鑒體例,全面、客觀、真實地進行記敘,不夸大、不表功。三是數據要真實。記述的事實和數據應反復核實,務必準確,上報稿件單位對其內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負全責。四是圖片資料要完整。圖片資料應有使用授權和文字說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領導圖片需正確標注其姓名、職務、位置等。五是稿件內容要規范。應遵循年鑒體例,按大綱要求報送,否則視為無效稿件。

(一)基本要求

1.時間要求: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內發生的事件。

2.內容要求:數據正確,詳略得當,亮點突出,圖文并茂。

一事一條,獨立主題,不可幾事一條或幾條一事。除了綜述和概況,一般不要出現綜合性條目。

3.資料要求:應是一個完整的有價值的資料。一般具備六個要素:時間、地點、事件、人物、原因、結果。特別要注意資料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4.收錄范圍:收錄全省農村經濟社會和涉農工業、服務業的信息,不收錄內部信息、國家規定的保密信息及各部門調研報告中預測性、展望性的內容。收錄時注意內容的連續性。

5.數據要求:以統計口徑公布的數據為準,同一統計項目不能數出多門,市(州)統計數要與各地縣(市、區)合計數相等。

6.字數要求:市(州)基礎稿件字數限1萬字以內,區(市、縣)基礎稿件字數限8000字以內。

(二)條目要求

1.文體。條目文體采用說明體和記敘體。說明體以概說事物、人物,簡介部門、行業和單位的基本情況為主要內容;記敘體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基本描述,多用來記述單一事件的前因、后果等,是簡明的記敘文。

2.內容。切記把握好綜述、概況、條目三者的關系,內容不要過于重復。資料只如實記述到事件結果,不記述總結性評論。

3.語言。開門見山,直陳其事,無大話套話空話,避免使用最大、最強、國內首創、世界領先等詞匯;文稿要回避議論、描寫和抒情,杜絕一切假話及虛浮之語、溢美之詞;要用冷靜的、歷史的眼光看待所記的事物,實事求是,不隨意褒貶;不要有將、計劃、預計等預測或展望性詞匯;不用文言、方言及引文;避免使用生僻專業用語或詞匯。某些簡稱,在首次使用時應加括號具體說明。

(三)條目分類

1.綜合類。包括綜述和基本情況等。撰寫時應站在全局性和總括性角度,既要突出年度工作重點又要避免與其他單一性條目重復表述。定性評價做到述而不論,點到為止。減少具體事件和羅列數字,從宏觀記述。有些確實回避不了的重復,也要選取各自的角度記述。

2.市(州)部門類。從面上簡要反映行業工作,包括基本情況、重大舉措、主要成績、主要特點、存在的問題等立目。一般限2000字。

3.縣(市、區)部門類。任選一新舉措、新成就、新經驗、新典型、新問題等立目,一般限500字。

4.機構企業類。內容可包括名稱、性質、主要職能、成立時間、創業發展過程、產品品種、所獲榮譽、現任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一般限500字。

5.人物類。內容包括姓名、性別、生卒年月日、籍貫、身份、主要學歷、經歷、重要事跡、成就、著作、貢獻、影響、獎勵稱號。對人物的思想品質、性格特征、言談舉止均不必介紹,也不必加“杰出”“卓越”之類定語。除“逝世人物”外,還應重點介紹近3年活動與成績。一般限500字。

6.名優特產品類。 內容包括產品名稱、生產企業、產品(尤其是年度)獲得的榮譽、產品溯源、產品優勢和特點、產品生產能力和實際產量、是否是有機無公害綠色產品、產品市場情況等。一般限300字。

7.活動類。包括時間、地點、組織單位、活動內容、特點、結果等基本要素。應著重介紹活動內容、特點和結果。活動過程、氣氛等略寫或不寫?;顒宇}目用“舉辦”。一般限300字。

8.工程建設類。包括工程名稱、工程規模、工程投資、開工時間、竣工時間、承擔單位等基本要素。應著重介紹工程規模、工程特點等??蓪戨A段性成果。剪彩、題字、工程奠基不寫。一般限300字。

9.科研成果類。包括科研成果名稱、承擔單位或個人、完成時間、成果價值、獲獎情況等基本要素。應著重介紹成果價值。切忌帶個人觀點進行褒貶。研制過程、意義不寫。一般限300字。

10.事故類。包括時間、地點、原因、損失和危害程度、處理結果等基本要素。應著重介紹損失程度及處理結果(尚未處理者可不寫)。領導到場情況等簡述。一般限300字。

11.調查類。包括調查內容、承擔單位、時間、范圍、對象、結果、作用與影響等基本要素。對結果可略加分析,數字較多且有價值的可列表反映。一般限500字。

(四)計量單位

1.計量單位按國務院1984年2月27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

2.《四川農村年鑒》除畝以外,行文中常用單位統一使用漢字,不用符號,公式和表格中統一使用符號。

長度:千米(km)、米(m)、厘米(㎝)、毫米(㎜)。

面積:平方千米(km²)、平方米(㎡)、平方厘米(cm2)。

體積:立方米(m3)、升(L)、毫升(ml)。

質量:噸(t)、千克(kg)、克(g)。

攝氏溫度:攝氏度(℃)。

會議文秘組 2014年6月20日印發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FS_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