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19個項目獲評第四批國家級非遺
13日,記者從四川省文化廳獲悉,根據文化部最近提出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我省共有19個項目入選,它們是喜德縣的瑪牧、大邑縣的西嶺山歌、金陽縣的畢阿史拉則傳說、美姑縣的畢摩音樂、古藺縣的古藺花燈、九寨溝縣的登嘎甘(熊貓舞)、美姑縣的畢摩繪畫、昭覺縣的彝族服飾、黑水縣的多聲部民歌(阿爾麥多聲部民歌)、西昌市的洞經音樂 (邛都洞經音樂)、甘孜縣的堆諧 (甘孜踢踏)、資中縣的木偶戲 (中型杖頭木偶戲)、昭化區的陽戲(射箭提陽戲)、崇州市的竹編(道明竹編)、德昌縣的傳統棉紡織技藝 (傈僳族火草織布技藝)、閬中市的地毯織造技藝 (閬中絲毯織造技藝)、合江縣的醬油釀造技藝 (先市醬油釀造技藝)、康定市的民間信俗 (康定轉山會)、美姑縣的祭祖習俗 (涼山彝族尼木措畢祭祀)。
本批名單是文化部對全國31個?。▍^、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中央單位申報的項目保護單位進行了認真評審的基礎上提出的,共有464家。(四川農村日報 記者 張立峰)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