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差錢 三臺麥冬大戶擴種有底氣
?。ㄋ拇ㄞr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敏) 農忙時節,農資備貨需求量大,往往也是農資經營戶最缺資金的時候。今年,江油市西屏鎮農資經營大戶陳仕勇卻“不差錢”?!爸袊r業銀行給我提供了足足100萬元的信用貸款,真沒想到,靠農房也可以貸款!”近日,看著裝得滿滿當當的倉庫,陳仕勇難掩興奮之情,“這筆錢真是及時雨,解決了大問題?!?/p>
陳仕勇之所以“不差錢”,得益于綿陽在全省率先創新推出的農房資產信貸金融產品——“綿州農房增信貸”。該產品通過頒證農房為增信條件,為農民提供最高額度不超過300萬元免抵押免擔保的純信用貸款,年化利率為3.45%,貸款資金主要用于農業發展和農戶經營,最長使用周期不超過8年。
自2023年9月產品啟動以來,綿陽市逐步引入中國農業銀行、四川農商行(綿陽)等金融機構,共同推進“綿州農房增信貸”的改革與擴面。截至6月9日的數據顯示,該產品已累計授信農戶達2.02萬戶,授信金額高達43.36億元,實際用信金額為13.81億元,累計投放的貸款金額更是達到19.1億元。6月13日,三臺縣蘆溪鎮涪城村等17個行政村被授牌為“綿州農房增信貸”第一批信用村。
該產品將農村的“沉睡”資源轉化為可流動的資產,進而變成支持農業發展和農戶經營的資金,探索出了一條農村金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針對農業產業融資中的“成本高、期限短、額度低”等問題,綿陽市探索推出了多種與“農房增信貸”相結合的貸款產品,如“農房增信貸+特色種養”“農房增信貸+鄉村旅游”“農房增信貸+農村電商”等貸款產品,拓寬了農村的融資路徑。同時,綿陽還創新推出“一片一行長、一鎮一經理”“鄉村金融助理”“一站式”金融服務點、信貸業務“家里辦”等金融服務舉措,助推農戶和金融機構實現“雙向奔赴”。
在“麥冬之鄉”三臺縣,蘆溪鎮麥冬種植大戶何華蓉今年3月購買有機肥時亟需 30萬元,申請了“綿州農房增信貸”后第二天錢就到賬了?!?月麥冬賣出后,我馬上把錢還了,只有1437元利息?!焙稳A蓉感嘆,“真是隨用隨借、便宜好用。明年我打算再流轉30畝土地,擴大種植規模?!?/p>
此外,綿陽還通過“綿州農房增信貸”為返鄉人才創業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資渠道,為社會資本下鄉提供了關鍵的“支點”,同時也為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資金保障,進一步筑牢了城鄉融合發展的金融支撐。
“‘綿州農房增信貸’額度高、利息低、手續簡單。”綿陽市平武縣白馬藏族鄉的農戶肖他才說,今年2月,他通過“綿州農房增信貸”申請貸款170萬元,聯合他人共同流轉了60畝土地搞起了鄉村民宿和特色種養,相信未來將轉化為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