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鄉村本質“網紅村”才能長紅
近年來,鄉村旅游持續升溫,“網紅村”“網紅鎮”應運而生,“網紅”模式不僅成為一大亮點,能夠有效助力鄉村經濟發展。然而,當打造“網紅”成為鄉村標配,村村皆“網紅”,處處有“網紅打卡地”,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
“網紅村”的崛起,無疑是一場鄉村與現代審美的邂逅,它以互聯網為橋梁,連接起城鄉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激活了鄉村沉睡的資源。但當復制粘貼成為常態,創新的靈魂便被稀釋。隨處可見的“我在某處等你”、千篇一律的人造景觀,會讓游客審美疲勞。
打造“網紅村”,不能只是政績的速成品,更不應成為追名逐利的捷徑。鄉村的振興,需要的是深植于本土的根脈,是與民風民俗、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發展模式。我們應當警惕,當“網紅”成為一種政績的符號,是否會引發新一輪的資源錯配,忽視了農村最本質的需求和發展規律。真正的鄉村振興,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美的全面開花,而非僅限于鏡頭前的片刻風光。
因此,要讓“網紅村”褪去浮華,回歸鄉村本質,就必須擺脫短視的追名逐利心態。這要求地方官員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將目光放遠,從長遠規劃入手,深入挖掘每個鄉村獨有的歷史文化、自然資源,走差異化、特色化的道路。與其盲目跟風,不如深耕細作,將提升村民生活品質與旅游開發相結合,讓每一處風景都承載著故事,每一份體驗都蘊含著溫度。
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游客體驗,讓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便利與舒適,才能留住人心、贏得口碑,讓“網紅村”得以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