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書記直播間”不能止于賣貨
眼下,通過直播帶貨助力鄉村振興已經不算稀罕事。不少駐村干部也紛紛下場,開設“第一書記直播間”,幫助村民銷售本地農產品。這類直播間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利潤都給到老百姓手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實事求是地說,為了通過“第一書記直播間”,把村民的更多農特產品銷售出去,一些駐村干部確實下了很大功夫。有的為了尋找突破流量瓶頸的方法,空閑時不僅學習別人的帶貨方式,還主動聯系、尋求合作;有的幫助村民找思路,把村民農閑時間做的手工制品通過直播間賣到城市。這些“第一書記直播間”給了村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不但讓村民的農產品避免陷入“賣難”的境地,還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值得點贊。
與此同時,筆者注意到,按照相關規定,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員每期駐村時間為兩年,駐村期滿,一般就要回原單位上班。這就是說,一些“第一書記直播間”剛有起色,村民剛得到實惠不久,駐村干部就可能會回到原單位上班。主播離開后,直播間將何去何從,需要引起重視。筆者認為,“第一書記直播間”不能止于賣貨,駐村干部在直播帶貨的同時,也要把培養新人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只有讓更多村民掌握直播帶貨的技能,讓他們也能勇敢地走進直播間,為自己、為村里的農產品吆喝,才能讓當地的農產品持續熱銷。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一書記直播間”不應該只是駐村干部直播帶貨的場地,還應是村民學習、掌握直播帶貨技能的“練兵場”,讓越來越多村民通過在“第一書記直播間”的學習鍛煉,提高農產品銷售能力,把自家產品銷出去、銷得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