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浜氭床涓€鍖轰簩鍖轰笁鍖轰笉鍗¤棰?-小鲍狗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四川農鑒網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三農論壇 >>正文

如何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發展產業?

四川農鑒網www.gldrg.com作者:日期:2022-02-09來源:網絡來源

【字體:

  春節前,習近平總書記冒著風雪嚴寒來到山西省臨汾市,進山村、訪農戶,在僧念鎮段村蔡文明家,仔細察看羊圈里的絨山羊,又同老蔡一家人拉起家常,詢問養羊收益怎么樣??倳浺恢钡胗洿遄永锏漠a業,時間回溯到2019年7月,在內蒙古馬鞍山村走訪時就曾明確指出,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

  產業振興的關鍵是選準產業。國家那么大,村子那么多,天時地利、人文風貌各有不同。做到了“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就能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和增加農民收入,天人合一,達到雙贏效果。反之,宜養我種、宜種我牧、宜林我耕,不僅事倍功半,還破壞了生態環境,影響人類生存,造成雙輸局面。國內外都不乏正面案例和反面教材。

  山西和內蒙古都位于北方農牧交錯帶,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出了“牧繁農育”“種草-制草-養畜”等生態草牧業模式,牧農林復合、草果田契合,改善了草原生態環境、提高了農牧民收入、發展了集約化畜牧業,可謂是因地制宜,選準了產業,達到了效果。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的村子并沒有搞清楚自己村子的特色和競爭力在哪里。還有的跟風選產業,今年“陽光玫瑰”行情好,大家一股腦去種葡萄;聽說農家樂能賺錢,就一哄而上搞農家樂,來不及搞清楚消費市場和需求情況,結果產品低質同構賺不到錢。也有的村子認為產業結構調整就是少種糧食多種菜果,收益要比種糧高,這也走入了誤區。

  鄉村產業選擇和城市產業不一樣,別的村能成的,放到自己村并不一定行得通。首先要內外結合、科學規劃,搞清楚村子適合發展什么,不適合發展什么,以免水土不服。村里人最清楚有幾條河、幾道溝,哪家最會干什么,有啥資源和不利因素。同時,多看看發展產業好的村是怎么發展的,多聽聽研究專家和產業行家是咋說的,努力具備市場思維和多元思維,學思路方法而不是照搬照抄,認清自己、看清趨勢、兩相結合,最終確定走哪條路。

  選定了產業,可以小范圍試驗,看看效果如何,再決定是否擴面鋪開,這樣能最大程度降低試錯成本。如果路徑可行,及時總結經驗,推廣復制,形成規模集聚效應,讓產業發展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像我們這個歲數的中國人小時候都吃過苦,住在城里的也穿過補丁衣服,我在陜北農村還曾經自己紡線織布。”在跟老蔡一家人拉家常時,習近平總書記感慨道,“過去我到農村,看到這樣那樣讓人揪心的事兒,心里很是不安、難過。再看看我們現在的農村,面貌完全改變了,吃的穿的用的都不一樣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的溫飽問題徹底解決了。”

  而今,在新的發展征程上,中國人民對于未來生活正抱以更美好的期待,不僅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吃得健康、綠色,這也為我國鄉村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更大動力。我們希望,每一個平凡的村莊在新的一年都找到自己的路子,都能過得更加豐裕富足。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評論員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FS_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