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浜氭床涓€鍖轰簩鍖轰笁鍖轰笉鍗¤棰?-小鲍狗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四川農鑒網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調查研究 >>正文

宜賓市林業局:宜賓市竹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四川農鑒網www.gldrg.com作者:日期:2019-12-06來源:本站

【字體:

宜賓市竹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宜賓市林業局
導語: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指出,“四川是產竹大省,要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讓竹林成為四川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的關心厚愛,為宜賓發展竹產業指明了方向。省委彭清華書記來宜調研視察時指出:“萬里長江第一城,首先必須是生態第一城。”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出臺了《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發展竹產業的意見》,把發展竹產業作為宜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富民產業、強市產業、綠色產業。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研究竹子的價值和作用,審視宜賓竹產業的現狀,把脈存在的問題,研究加快竹產業發展課題,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一份光榮而艱巨的時代答卷。
一、竹子的生態、經濟和社會作用
竹子是多年生常綠植物,屬禾本科竹亞科,有喬木、灌木、藤本類型,適應性較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分布最集中。竹林是主要的森林資源之一,是特殊的植物類群,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高、帶動能力強、一二三產業融合度高,兼具“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在美化環境、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抵御自然災害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生態功能。竹資源屬于再生資源,在發展循環產業、促進綠色增長、壯大綠色經濟中地位突出,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極具開發潛力。
(一)竹子的生態作用
竹子具有涵養水源、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減少木材消耗等生態作用。一是涵養水源。竹子根系深且發達,具有較好的涵水、保土、抗旱的作用。其涵養水源量主要包括竹冠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和森林土壤降水貯存量等幾個部分。據國內外大量研究材料分析,每年每畝竹林植被蓄水量比裸地多20噸。二是凈化空氣。竹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竹林對有害氣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及煙塵的吸附將有所增強。三是調節氣候。竹林直接影響所在地小氣候。據《水土保持林體系綜合效益研究與評價》介紹,生長季期間,竹林內日平均氣溫比裸地低0.2℃~0.6℃,林內空氣水汽壓比裸地高80~90Pa,林地淺土層(0~20厘米)日平均土溫比裸地低3.2℃~3.5℃。四是減少木材消耗。竹子相對于林木來說其生長速度要快于林木,且可連續數十年收獲而不破壞竹林群體結構,“以竹代木、以竹勝木”切實可行,能有效減少木材消耗,控制對森林的過度的采伐,達到保護森林的目的,大力發展竹產業,是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綠色生態發展戰略、造福子孫后代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竹林還具有有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功能。
(二)竹子的經濟作用
竹子在工業、建筑、農業、畜牧、醫藥保健等方面具有廣泛的利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在工業中和建筑中,竹子可用為梁、柱、壁等。竹子由于纖維長、長寬比較大,可用于生產竹漿造紙、竹漿粕、竹纖維、竹型材、竹板材,竹膠合板、竹質地板。竹子中提取的纖維素,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瞬間吸水性、較強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竹纖維的布料經常用于制作窗簾、床單等用品,而且用竹纖維制作的面巾紙,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和韌性。竹子還有食用價值,竹筍作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純天然綠色食品,不但美味可口,而且營養豐富,是一種十分鮮美的山珍,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以竹為原料開發的竹飲料含有很多珍貴的營養元素,還含有人體所需的15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及糖分。隨著綠色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竹子的經濟效益必將與日俱增。
(三)竹子的社會作用
竹產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吸收農村勞動力效果明顯,且竹材的采伐、竹筍采收能為農民帶來實際可觀收益的途徑,帶動民生致富實效明顯。隨著竹產業的蓬勃發展,將促使大量的農業人口轉移到竹產業中去,并將衍生出大量的創業和就業機會,對提高農民收入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發展竹產業利于促進竹生產技術革新,促使閑置竹資源轉換為人民的經濟收入??焖侔l展竹產業是脫貧攻堅戰線的最前沿陣地,是廣大竹農增產增收的重要保障。通過建立種植業農林復合經營的模式,發展林下種植、養殖,有效節約土地資源,增加土地的產出率。通過木材加工、林產品深加工等一批高起點、高技術項目的建設,將有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促進循環經濟發展。通過全區生態經濟綠色產業的實施,將帶動就業,促使竹區竹農全面脫貧。
二、宜賓市竹產業發展的現狀
(一)世界竹資源分布及全國竹產業概況
全世界竹的分布,主要在亞、非、拉的一些國家。歐洲沒有天然分布的竹種,北美原產的竹子也僅有幾種。全世界有竹70余屬、1200余種,竹林面積48000余萬畝。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竹國,竹種資源、竹林面積、竹材蓄積和產量以及竹產品對外貿易量均居世界首位,素有“竹子王國”之譽。全國有竹類植物39屬,500多種,竹原產區主要分布在南方,四川,湖南,浙江等省份。全國有竹林面積10091.1萬畝,占全世界竹林總面積的21%,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0.70%,占森林面積的3.48%。自上世紀末起,中國竹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竹產品日益豐富,除了傳統的竹筍、竹材、竹工藝品和竹漿造紙外,竹纖維紡織、竹提取物制藥等新興技術產品都已進入日常生活中。同時,竹產業的不斷發展也拉動了下游相關產業,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國內外市場對竹產品的需求日益加大,竹資源的拓展具有很大的空間。
(二)四川竹資源竹產業概況
四川省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以叢生竹為主,兼有散生竹、混生竹的竹資源富集區。四川共有竹林1742.7萬畝(不含天然箭竹)、約占全國竹林面積的17%,建成集中連片、優質高產的現代竹產業基地706萬畝,可年產楠竹1550萬根、雜竹1200萬噸、竹筍220萬噸。四川竹產業形成了以竹漿紙、竹漿粕、竹纖維、竹食品、竹建材、竹家具、竹日用品、竹工藝品等多門類的竹產品加工體系,特別是竹漿造紙、竹家具等竹制品,均在全國有一席之地。2017年底,四川省竹產業總產值居全國第五位,全省的竹槳加工能力已達110萬噸,竹筍加工能力逾45萬噸;同時竹產業鏈已向竹文化、竹旅游、竹康養及竹林下經濟等領域延伸。
(三)宜賓竹資源竹產業地位和特點
宜賓地處川、滇、黔三省結合部,是長江黃金水道的起點、全國50個鐵路樞紐之一、長江六大重要樞紐港之一,是川南經濟新增長極的重要支撐城市,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資源稟賦較好,有發展竹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竹產業發展有較好的基礎。
一是竹資源比較優勢突出。宜賓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貴高原過渡地帶,是全球最適宜竹類生長的地區之一,是全國竹資源最富集地區之一,有全世界連片面積最大的竹林,蜀南竹海是全國最美“十大森林”中唯一的竹森林和最具特色中國的竹類風景名勝區。截至2018年6月,全市竹林基地面積達315.2萬畝。其中以硬頭黃竹、慈竹、綿竹、麻竹等為主的叢生竹林基地面積195.19萬畝,占竹林基地面積的61.9%;以楠竹、苦竹、方竹為主的散、混生竹103.71萬畝,占竹林基地面積的32.9%;其他竹林基地面積16.26萬畝,占竹林基地面積的5.2%。全市竹林基地面積約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5.6%,約占全省竹林面積的五分之一,約占全國竹林面積的3%。
二是竹加工門類體系齊全。宜賓市竹加工產業歷史悠久、特色鮮明、門類齊全。1945年中國第一張新聞紙誕生于宜賓。經過多年發展,宜賓竹加工產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竹漿造紙、竹漿粕、竹纖維、竹筍加工、竹飲料、竹人造板、竹家具、竹工藝品等多門類的竹加工體系。現有竹加工企業45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3家、億元以上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市級龍頭企業8家、入駐到加工園的企業8家、“三品一標”企業5家。2017年,宜賓市有竹片加工廠132家,產能為90萬噸;竹人造板企業數量11家,產能為49.1萬立方米;竹家具加工企業199家,產能為519.7萬件(套);竹工藝品企業16家,產能為58.1萬件(套);竹漿生產企業3家,產能為35萬噸;竹漿造紙企業2家,產能25萬噸;竹漿粕企業1家,產能為10萬噸;竹筍加工企業48家,產能19.74萬噸;竹燕窩加工企業3家,產能20噸;還有其他類型的竹產品生產企業33家。
三是竹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宜賓的竹文化內涵豐富。歷代就有不少詩人詠宜賓竹,宋代詩人黃庭堅的《葛氏竹林留別》、趙遹的《題萬松嶺》、清代沈華的《游萬嶺箐》、當代曹禺的《蜀南竹?!?,以及其他一些民間傳說與故事,都豐富了宜賓竹文化內涵。江安、長寧的竹編、竹雕技法繁多,其中江安的竹簧工藝,于1915年獲得巴拿馬博覽會獲金獎,于2007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1987年,在江安出土了明代正德三年的竹公神像。這些竹藝術品既保留了中國傳統書畫的筆情墨韻,又顯示了藝人們高超的工藝技巧,彰顯了絕妙的藝術魅力,體現了文化和自然的和諧統一。此外,還有以全竹宴為主題的竹美食、以竹筒酒為代表的竹美酒、以竹景觀為拍攝背景的一系列影視作品,形成了新生代的竹文化產品。
四是竹旅游景觀得天獨厚。宜賓竹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4A級旅游景區、中國最美的十大森林--蜀南竹海,享譽海內外。2017年底,宜賓市已建成以竹為主題的旅游景區9家,其中4A景區4家(蜀南竹海、僰王山竹海景區、七洞溝景區、西部竹石林景區),3A級景區3家(常生•山水印象、藕花洲、龍蟠溪),2A級景區2家(苦竹寺、禪海原鄉景區),蜀南竹海竹類專題博覽館1家。宜賓市依托以蜀南竹海為代表的竹旅游景區,竹生態旅游康養業呈現蓬勃發展趨勢。
五是竹經濟增長強勁有力。截至2017年,宜賓市竹產業總產值71.2億元,其中一產21.3億元、二產28.7億元和三產21.2億元,一二三產比重分別為29.92%、40.31%和29.77%。宜賓市竹產業總產值占宜賓市林業總產值(224.5億元)的31.7%,占四川省竹產業總產值(251億元)的28.4%,占全國竹產業總產值(2319.9億元)的3.1%。2017年,宜賓市農民人均從竹產業獲得的收入為608元,占從林業獲得收入1994元的30.4%。
三、宜賓市竹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機遇
近年來,宜賓竹產業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很多問題。同時,竹產業也面臨宏觀政策和市場需求變化的發展機遇,要認真分析竹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破解發展瓶頸,全面推動宜賓竹產業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一)存在的問題及制約瓶頸
一是竹區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資源利用率低。宜賓竹林資源多分布在丘陵低山區,現有的竹區道路建設較為滯后,大部分竹區都還未建設專用的竹區道路、生產便道(集材道)等,且竹區內的路網密度較小、斷頭路多、通達能力弱、采運成本居高不下。竹區水利設施弱,庫、塘、渠不配套,生產、生活供水保障不足。多數10千瓦以下的電力線路及變電設施已老化,不能滿足現代林業的發展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更多的農民選擇進城務工,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嚴重流失;現代竹林培育技術推廣應用不足;竹林經營多數以農村家庭分散經營為主,管理粗放,基本處于“人種天養”的狀況,采集方式原始;現代竹林基地比重較低,竹材平均畝產較低?,F有的竹加工企業類型、數量、規模與竹資源稟賦不相匹配,產業鏈延伸不夠,加工鏈條短,精深加工產品少,對竹原材料的需求量不高,竹原材料收購價格低,僅能支付采運成本,導致竹農經營管理竹林的積極性不高。目前楠竹材、雜竹材、竹筍的采集量僅占可采集量的41%、36.2%、35.3%,導致了大量竹資源閑置,利用不充分。
二是龍頭企業帶動力不足,竹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弱。目前宜賓市竹加工企業中有23家規模以上企業(其中億元以上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主要生產竹漿粕、竹人造板、竹漿造紙、竹食品加工、竹工藝品等;規模以下企業有418家,主要生產竹片、竹筷、竹席、竹筍食品等初級產品?,F有的竹加工龍頭企業較少且帶動力不強,龍頭企業與中小微企業在產品類型上缺乏聯動協作,未形成竹產業集群發展態勢;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低,竹企業的產品類型較為單一,多以半成品為主,技術水平不高,產業結構較為單一;整體呈現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利潤率低、核心競爭力弱的特點。
三是竹旅游開發不足,竹文化挖掘不深。宜賓市主要的竹旅游景區有蜀南竹海、僰王山景區、七洞溝景區、仁和百竹海等。通過實地調研及數據比較發現,目前宜賓市各竹旅游景區的景點規劃較為分散,可進入性、可容納性、可接待性不足,主要存在景區外聯公路等級低,對景點挖掘不足,旅游項目單調,景區及周邊旅游酒店、農家樂和家庭客棧設施陳舊、服務差、檔次低,竹旅游產品設計單調、內涵不足,缺乏地方特色,開發營銷嚴重滯后。此外,對竹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夠,竹文化產品內涵較淺,缺乏竹文化精品力作和具有地方特色竹文化的旅游演藝作品,制約了宜賓市竹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四是竹產業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低,高端人才缺乏。宜賓市竹產業從業人員中,普遍為高中及以下文化,其中大學及以上文化的有699人,僅占1.34%,按照宜賓市現有453家竹企業計算,竹企業擁有的大學以上文化水平人數平均為1.5人。宜賓市竹產業現有的竹業人才資源匱乏,特別是高層次專業管理、技術人才缺失嚴重,難以支撐宜賓市竹產業的高速發展,導致了企業的科技創新水平普遍不足。
五是竹產業發展機制不活,政策保障乏力。宜賓市竹產業的發展缺乏宏觀性的規劃引領及機制調控,竹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定位、發展方向、發展目標、項目支撐不明確,尚未形成上下聯動、部門互動機制;金融支持竹產業發展的機制不健全,對企業的擔保貼息貸款支持不到位;人才支撐竹產業發展的機制尚未形成,缺乏具體的竹產業專業人才引進、培養等相關政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與竹農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行業融合、產業融合、技術融合的發展模式創新不足,區域規?;?、產業集群化發展難;竹產業發展的政策不配套,對企業在用水、用電、用氣、用地等方面的補貼優惠政策不完善,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適應市場需求、加快轉型升級等方面的支持不足,制約了宜賓竹產業的做大、做優、做強。
(二)面臨的發展機遇
一是宏觀政策帶來的機遇?!度珖r村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竹業,提高竹產業集約化經營水平;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森林康養和養老產業”?!度珖謽I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實施林業產業建設工程,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度珖癞a業發展規劃》提出力爭到2020年竹產業實現跨越式的發展,為實現竹資源大國向竹產業強國轉變奠定基礎?!端拇ㄊ∪嗣裾k公廳關于推進竹產業轉型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持培育現代竹林基地,推動竹種植與竹文化、竹編工藝與竹創意設計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竹文化館、竹創意園、竹工藝品特色街、竹文化主題公園、竹主題景區(點)、竹生活康養基地等文化旅游產品,對符合條件的竹業企業依法免征或減征企業所得稅。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高規格召開全市竹產業發展動員大會,出臺了《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發展竹產業的意見》,把發展竹產業作為“一把手”工程高位強力推進,即將制定出臺《宜賓市竹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這些宏觀政策,為加快宜賓竹產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機遇。
二是鄉村振興帶來的機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宜賓市加快由竹產業大市向現代特色竹產業強市跨越,為實現竹產業轉型創新、跨越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在中央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宜賓市有強大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有良好的經濟條件、區位優勢資源和環境支撐,有旺盛的市場需求和竹農的熱切期盼,對加快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創竹產業全面發展的新局面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必將強化竹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必將深化竹區土地制度改革和產權改革,必將進一步強化竹產業要素保障,必將強化竹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三是市場需求帶來的機遇
竹制品以其實用、自然、無污染、無異味、物美價廉等優點,日益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以竹代木生態效益巨大,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根據2020年竹產業市場需求預測,竹筍加工產品全國需求量達到530萬噸、四川省內達到40萬噸,竹材人造板全國需求量達到430萬噸、四川達到35萬噸,竹漿全國需求量達到304萬噸,竹纖維制品全國需求達到38萬噸。從國際市場上看,竹制品國際市場十分活躍,竹花架、竹幕簾、竹沙發墊、竹床墊以及各種式樣的竹籃、竹筆筒等竹制品在不少國家頗受消費者青睞。隨著中家“一路一帶”戰略的推進,竹產品將更多走出國門,消費市場進一步拓展。
四是生態旅游帶來的機遇。隨著中國人的富裕程度越來越高、可支配收入越來越多、道路交通不斷提速,這些因素使得中國公民出行次數增多。2017年國內旅游人數50.01億人次,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5.40萬億元。在“可支配收入增加”及“閑暇時間增加”兩大因素的驅動下,旅游者已不滿足于傳統的觀光旅游產品,開始選擇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時代特色和個性特色的休閑度假旅游產品,休閑度假旅游成為現代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宜賓市具有充分的生態條件和旅游資源,地域特色明顯,有必要搶抓旅游市場上升的機遇,將特色打造成吸引力,成為推動竹產業發展的又一“推進器”。
四、推動宜賓市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以建設“中華竹都”為統攬,科學謀劃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思路
思路決定出路,創新才有出路,發展竹產業要有清晰明確的思路??偟淖裱牵簣猿忠粤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等重要要求,緊扣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市委“565”總體謀劃,將竹產業作為我市主導產業之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重點,以增強核心競爭力為支撐,進一步優化宜賓竹產業的布局、調整結構、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加快構建宜賓竹業新生產體系、產業體系、技術體系、經營體系和服務體系,推動宜賓由竹資源大市向竹經濟強市轉變。
要堅持“錯位發展、協調互補,生態保護、促農增收,科技興竹、內培外引,三產聯動、融合發展,政策扶持、市場導向”的原則,以國際一流、國內頂尖的視野和定位,高標準的編制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把宜賓建成生態美麗、產業發達、旅游興旺、文化濃郁、竹農富裕的中華竹都,建成中國最靚麗的竹景觀風景線,世界竹文化竹生態旅游度假康養目的地,中國竹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地,中國最大的竹類種質資源基因庫和中國規模最大、門類最全、全竹產業鏈融合發展的竹產業高地、全省竹產業轉型發展示范區。
(二)以打造“最美竹海”為目標,大力發展竹生態旅游康養
緊緊圍繞把蜀南竹海建設成為世界竹文化生態旅游目的地,對照5A旅游景區創建標準,全面提升蜀南竹海知名度、美譽度。著力提升景區檔次,完善景區功能配套,加快智慧景區建設,全方位提升林間公路、觀光步道、觀景露臺、空中步道、纜車等重點基礎設施水平,全方位提升游客集散中心、竹主題酒店、竹商貿購物中心等重點功能配套水平。豐富景區旅游產品,堅持國際一流標準,重塑蜀南竹海核心景點,開發打造新景點,進一步豐富體驗游、康養游、休閑游、民宿游、探險游。加強景區文化挖掘,規劃建設竹海大熊貓園,將蜀南竹海博物館升級建設為世界竹文化博物館,世紀竹園升級建設為世界竹子博覽園。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充分結合宜賓豐富的江河、湖泊、溶洞、瀑布等天然優勢,挖掘竹生態旅游潛力,高規格打造興文、長寧、江安大竹海旅游環線,在蜀南竹海、僰王山等竹資源富集區規劃建設一批竹生態、竹康養、竹文化、竹旅游、竹民俗特色鎮、特色村,建設獨具竹韻的美麗鄉村。
(三)以建設“百里翠竹風景線”為抓手,著力加強竹生態資源保護建設
造就萬頃碧波,自成千座金山。培育竹林資源,要堅定走以生態建設為主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充分發揮竹林涵養水源、凈化空氣、調解氣候等生態功能。堅決打擊、嚴厲懲處任何毀林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在保護現有竹生態資源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筍用竹林、用材竹林和景觀竹林,抓住長江綠廊建設的機遇,爭取把宜賓列入國家實施長江生態建設項目,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加大竹林培育扶持力度,實施美麗鄉村植竹造林行動,在房前院后、公路沿線、江河岸線、庫區周圍等見縫插綠,大規模開展植竹造林。建設全省良種竹苗繁育基地,建立竹良種補貼制度,實施低產竹林更新改造和豐產培育行動,對病害、老化、低產竹林等成片更替,大力發展高產高效竹林,優化竹林結構。實行統一規劃設計,實施美麗城鎮竹林景觀打造行動。依托宜長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實施宜長興“百里翠竹風景線”示范行動,以沿公路兩側林竹景觀帶為重點,打造滿目翠竹、賞心悅目、富有魅力的靚麗風景線。扎實推進竹區基礎設施建設,把竹區道路建設納入三年交通大會戰,加快解決好竹區運輸難和出行難等問題。按照就近取水原則,因地制宜建設蓄水池等水利設施。實行竹產業生產機具購置補貼,加快機械化步伐。
(四)以促進竹產業提質增效為核心,大力發展竹產品精深加工
竹精深加工是竹產業全鏈條的重中之重,要搶抓沿海竹產業企業向西部轉移的機遇,引進一批高端竹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帶動全市竹產業集群成鏈發展。要優化產業布局,形成區域協調互補、錯位發展新格局,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緊扣發展竹漿紙竹漿粕產業、竹型材竹板材產業、竹家具竹日用品產業、竹食品竹飲料產業等,建設長寧雙河竹食品加工產業園、江安陽春竹漿粕竹纖維產業園、興文太平竹產業園、南溪裴石竹漿紙工業園、翠屏區宋家竹科技園5個竹產業園區。大力實施“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大力引進行業龍頭企業,支持現有市內竹產業企業股改。通過優化企業布局、兼并重組、改造設備工藝等措施,推動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增效,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調整產品結構、擴大優質產能、增加綜合效益,提高竹資源利用率和附加值。按照現有竹產業發展分布優勢和特點,加快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竹產業園區,引導有資金實力和技術實力的企業入駐園區,加強示范,促進園區化發展,達到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竹加工業向集約化、規?;⑵放苹较虬l展的目標。
(五)以營造濃郁文化氛圍為目的,大力開發竹文化產業項目
深度挖掘竹文化,展示宜賓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力傳承和發展竹雕、竹簧、竹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舉辦中國國際竹文化竹工藝品創作大賽和以竹為主題的書法、繪畫作品大賽,推動竹編、竹雕等竹工藝品與宜賓酒、宜賓茶深度融合。加快竹文化載體建設,規劃打造富有特色的竹工藝品特色街區,高起點規劃建設竹生態文化主題公園、竹生態博覽園、中國竹工藝博物館和大師工作室。高品位設計具有獨特辨識度的“宜賓竹”特色徽標,加快建設蜀南竹海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影視、攝影和文化創作基地。堅持市場化運作,與大眾傳媒緊密結合,組建專業文化演展團隊,創排一批竹文化主題精品演藝劇目,形成專業化和群眾性相結合的文化演繹體系。
(六)以服務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大力實施引資引智行動
堅持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相結合,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對照產業布局,精準招商、重點突破。加強與國際竹藤組織、中國竹業品牌聯盟等知名商(協)會、投資促進機構的聯系,向國內重點竹產品生產聚集區派駐招商小分隊,大力實施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實行“一企一策”。要以竹制系列產品精深加工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集中力量引進企業重點開發竹食品、竹工藝品(竹雕刻、竹編、飾品等)、竹家具、竹建材、竹纖維、竹炭、新型竹漿紙、竹化工(竹蛋白)等竹產品,引進企業共同提升江安竹簧、竹筷、竹雕等地方特色品牌價值,不斷開發新的地理標識產品。大力開展招才引智活動,重點引進竹林豐產培育、造紙化工、竹產品精深加工、創意設計、品牌營銷、電子商務、經濟管理、旅游文化等急需緊缺高端人才。加大技能大師工作室、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創建支持力度。實施高層次人才項目竹產業人才專項,引進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高層次人才項目,促進竹產業企業創新發展。加強竹產業實用人才培育,以竹食品加工、竹工藝、竹建材等為重點方向開展專業技術培訓,著力培養一批愛高技能竹產業人才。
(七)以推進開放合作為關鍵,全面開拓竹產品交易市場
積極支持企業開拓市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市場需求研究,及時收集分析竹產業市場信息,準確掌握行業和市場發展變化趨勢,大力發展訂單竹業。全力支持企業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積極參與國內外竹產品交易博覽會,舉辦產品展覽、推介和營銷活動,提升宜賓竹產品影響力。加強竹產品交易平臺建設,加快建設區域性竹產品市場,依托宜賓國際會展中心,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竹商品交易中心,定期舉辦中國國際竹產業峰會暨竹產品交易會,搭建國內外竹文化、竹產品的綜合展示、交易、交流平臺。健全竹產品流通體系,推進竹產品電商平臺建設,鼓勵發展冷鏈物流,拓寬農民鮮竹筍、鮮竹蓀等銷售渠道,讓更多宜賓竹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深入實施竹產業品牌戰略,集中精力打造“中華竹都”等品牌,特別要注重把竹雕、竹編等竹工藝品與宜賓知名工業品和消費品結合,雙向提升產品內涵和價值。
(八)以增強要素保障為支撐,建立健全竹產業扶持政策
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對宜賓竹產業發展項目、資金支持及金融機構政策性支持。爭取國家和省在森林防火通道、森林小鎮、產業發展等政策項目給予支持,爭取國家和省在竹林撫育項目、林下造竹補助項目、林木采伐限額指標調劑等方面作探索嘗試。鼓勵金融機構開發與竹產業多種功能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建立面向竹農的小額貸款和中小微竹企業的貸款扶持機制。爭取金融機構加大對竹產業建設的貸款投入,爭取各級財政加大貼息力度,建立完善財政支持下的竹林保險機制。市財政加大財政扶持力度,要穩定、持續地安排竹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同時把竹產業發展納入宜賓文旅集團、宜賓鄉村振興基金重點支持范疇,及時制定出臺竹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強化要素保障,優化土地供給結構,加強對竹類風景名勝區國土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進一步加強竹產業發展用水、用電、用氣、道路、通訊等生產要素保障。
(九)以實施科技興竹為突破,健全竹產業科技服務體系
要強化科技支撐,結合長江國際生態創新科教城建設,與國際竹藤中心、中國林科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組建宜賓竹產業發展科研團隊,共建竹產業學院,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科技貢獻率。加強與國際竹藤組織、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林科院、南京林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林科院等行業協會和高校院所的戰略合作,依托重點骨干企業,合作共建一批竹產業技術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專家服務基地等創新平臺,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加強竹科植物盆景、室內景觀運用科研,加快把竹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組建竹產業科研團隊和專家服務團隊,采取在線咨詢、現場指導、技術培訓、聯合攻關、項目合作等方式,為竹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服務,解決竹產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竹產業是一二三產業融合度最高的產業,是振興鄉村、造就生態宜居環境、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特色產業。發展好竹產業,對于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和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戰略機遇、歷史機遇和政策機遇,進一步增強認識、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務實的舉措,把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變成實際行動,既把生態建設抓好,又把產業發展抓好,為早日建成“中華竹都”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admin)


{FS_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