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浜氭床涓€鍖轰簩鍖轰笁鍖轰笉鍗¤棰?-小鲍狗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四川農鑒網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三農新聞 >>正文

內江探索“農本+農險” 助力無花果產業升級

四川農鑒網www.gldrg.com作者:日期:2024-11-27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字體: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金泉 文/圖

  11月25日,“農本照耀 豐收天府”市州調研行活動走進全國三大無花果產區之一的內江市威遠縣,探訪內江市發改委如何圍繞政府中心工作,創新開展特色農產品——無花果“農本+農險”聯合調查,并開發地方特色保險品種,幫扶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調查無花果成本

  為做強品牌把脈獻策

  11月25日一大早,威遠縣新店鎮民富村11組無花果種植大戶游俊剛穿著工作服,手持電動剪,在果園里精心為無花果修枝。剛剛結束的收獲季,他的20畝無花果總共盈利3萬元。

  這筆賬是怎么算出來的?游俊剛自豪地說:“今年,我成為縣上的無花果農本調查戶,有關無花果的每一筆開支都必須用心地記。而且,市上、縣上都組織我們農本調查戶進行座談并到果園實地調研。這使我從過去的只會算買了多少農資、開了多少工錢、賣了多少果子的‘小賬’,到現在能算把蓄水池、農機具也計入成本折舊的‘大賬’了。因此,種無花果到底能掙多少錢也就算得比較準了?!?/p>

  “我原來只關心‘支多少、賣多少’,自從當了無花果農本調查戶,我才曉得農業機械也屬于生產成本,還要計算殘值(殘余價值,經濟學概念)。”威遠縣向義鎮小趙種植家庭農場場主趙建偉感嘆,“這樣我就能更精準地掌握無花果生產成本,是虧是賺心里更有數了?!?/p>

  據了解,無花果是威遠縣的特色產業,精深加工在全國也名列前茅,全國三大無花果產區就有威遠一席之地。但是,威遠的無花果卻沒有入圍2023 年四川省農業品牌目錄。如何填補這一空白?

  “今年5月,內江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威遠縣發展和改革局一起,首次開展無花果農本調查,以助推無花果產業發展?!眱冉邪l展改革委成本調查監審科科長謝劍秋說,“我們從威遠的散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公司中選擇了5戶農本調查戶,以反映不同生產模式下種植無花果的收支水平,采集下來的數據才具有樣本代表性。我們定期與農本調查戶進行座談和實地調研,了解他們的種植規模、生產投入情況、各項成本占比、影響收益相關因素等情況,以提出推動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開發保險新品種

  為產業撐起“保護傘”

  如果說摸清無花果成本收益情況是助力特色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工作,那么如何將成本數據應用到保險品種開發、引導無花果產業健康發展,則是內江市的一次全新探索。

  作為護航“三農”工作的重要工具,“保險”一詞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多次被提及:“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范圍;鼓勵地方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p>

  2022年6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與中國人保財險戰略合作簽約,雙方明確將在農產品成本調查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構建起更好服務糧食安全和“三農”工作的新平臺、新機制、新模式。2022年10月,四川省發展改革委與人保財險四川分公司攜手,在我省創新探索“農本+農險”合作,積極推進合作試點。

  “鄉村特色產業投入高、風險大,面臨自然風險、疫病蟲害、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多重風險,亟需特色農產品保險提供風險保障與管理。有了中央和省上的政策指導,我們便著手與人保財險內江市分公司攜手,創新探索保險新品種,豐富農本調查成果轉化,提升成本調查運用?!敝x劍秋表示。

  其實,早在今年5月,威遠縣啟動無花果“農本+農險”聯合調查工作,就吸引了人保財險威遠支公司的積極參與?!斑^去,農業生產受到損失,賠多賠少的標準是什么,我們經常被這個問題困擾,造成理賠效率低等問題。現在有了‘農本+農險’聯合調查工作,我們想通過掌握種植戶的成本和銷售收入,來確定保險費率和保額,增設無花果的成本保險和價格保險,推動地方特色農業發展。”該公司經理謝岳平說。

  創新開發的保險品種,不只能提升保險公司精準承保和理賠的能力,對于農戶來說意義更大。

  “結合地方特色農產品進行保險產品研發應用,不僅能滿足農戶不同層次的風險防范需求,還能減輕農戶投保負擔,進一步提升農戶的投保積極性,切實發揮農業保險助力鄉村振興的保障及支撐作用?!敝x劍秋表示。

  到今年8月,內江市發展改革委在前期無花果農本調查基礎上形成了《威遠縣無花果種植成本收益調查報告》。該報告以農本調查戶提供的相關數據為依據,分析了無花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無花果優良品種自主培育、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大政府指導與服務力度、加速加工產品提檔升級等促進產業發展的對策。同時,該報告建議以無花果成本調查數據為基礎,加快開發無花果特色保險,指導承保機構建立合理化的費率機制,科學制定個性化的產品條款,促進保費補貼政策與其他支農惠農政策有機結合,真正實現風險轉移分擔。

  觀點

  厚植為民情懷提高“成本”意識

  □內江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李強

  城鄉融合發展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我們要不斷鞏固提升農產品成本調查水平,延伸拓展調查范圍,支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近年來,內江市在扎實開展國家常規調查的基礎上,穩步推進中秈稻、玉米種植成本“農本+農險”聯合調查,全市已實現4個產糧大縣全覆蓋;主動開展內江黑豬、威遠無花果、資中血橙等地方特色農產品成本調查,積極服務特色農業產業發展。

  作為新時代的“成本人”,我們要厚植為民情懷,提高“成本”意識和“民本”意識,錘煉過硬本領,堅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以實際行動讓成本工作更好服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農鑒網)


{FS_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