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繪8張村情地圖 精準幫扶有了“導航”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燦紅 文/圖在8張A4紙大小的紙張上,粗線條勾勒出國道與產業路,細線條描繪出蜿蜒的入戶小道,紅色圓圈標記著監測戶,黑色圓圈標記著脫貧戶……這是記者11月12日在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千萬貫鄉石板灘村看到的、由駐村工作隊精心手繪的村情地圖。
韓慶龍(右)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在手繪村情地圖。
這些村情地圖雖“簡陋”卻不簡單,上面清晰顯示了該村8個村民小組內每一戶脫貧戶與監測戶的具體位置。四川農業大學派駐該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韓慶龍介紹,“每個小組都畫了一張圖,有了這8張地圖,我們開展各類入戶走訪和精準幫扶工作就有了‘導航’,就能更加高效、更有針對性?!?/p>
據悉,該村共有229戶監測戶和脫貧戶。由于村內地形復雜,且岔路小道及彎道眾多,部分小組農戶居住分散,有些村民家甚至只能步行前往,特別是走訪一次那些居住在大山深處的村民,極為不易。因此,駐村工作隊萌生了自己繪制村情地圖的想法。
為繪制出準確、實用的地圖,駐村工作隊走遍該村每一個小組、每一個角落。在近一年的時間里,韓慶龍帶領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借助每一次入戶走訪的機會,邊走邊畫、邊畫邊改。他們用腳丈量土地,用心描繪村情,最終繪制出一張張能夠直觀反映石板灘村真實村情的地圖。
“這里可以去往雷波;這里可以去到西昌;這里的路不好走,要連續過好幾道彎……”村情地圖上,每一根彎彎曲曲的線條,在韓慶龍看來都有特別的意義。
“你看,4組這張地圖上,這兒是我們去年剛規劃出來的蜂糖李種植基地,占地100多畝,今年開始掛果,產量還不錯,有幾千斤果。”韓慶龍笑著說。
自2023年駐村以來,韓慶龍充分利用四川農業大學等相關資源,先后邀請40余位專家來村開展種植養殖技術、彝繡就業技能、動植物疾病預防和治療等培訓,共覆蓋5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種植養殖技術及務工技能水平。此外,他還通過電商直播幫助村民銷售農特產品50余萬元,協調成立種養循環生態農場、申報高山鵪鶉養殖項目,并修建運輸軌道1萬余米。
“這不只是導航圖,更是民情圖?!表n慶龍說,下一步,駐村工作隊將繼續完善村情地圖信息,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的精準度和實效性,用一張張“走”出來的村情地圖,引領石板灘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